1、點腦:干豆腐機生產豆腐皮,其澆制工藝不同,豆漿濃度要控制在7.5-8°Be,點腦是用12°Be的鹽鹵做凝膠劑,點漿時,鹵條約為小豆粒大小,隨著銅勺的攪動,當豆漿中呈大豆樣豆腐腦翻上來,到花缸里見不到豆漿時,可停止點鹵和銅勺的翻動,同時也應在漿面加些鹽鹵。
2、蹲腦:點腦完成之后,需要蹲腦10-12分鐘,然后開缸,用葫蘆深入缸內攪動1-2次,靜止3-5分鐘,適量吸出黃漿水即可破腦。
3、破腦:為適應機械澆制干豆腐,必須用工具把豆腐腦全部均勻地攪碎,把破腦機頭插入缸內轉動,漿豆腐腦打成米粒大小時,就可以進行澆制了。
4、澆制:在澆制時,要把花缸內的豆腐腦,不停地旋轉攪動,目的是不使豆腐腦沉淀阻塞管道口,以及造成豆腐腦薄厚不均勻的現象,豆腐腦也隨機通過管道,澆在豆腐皮的底布上,然后蓋上蓋布,經過鋼絲網傳送帶輸送,讓豆腐腦內的水分自然流失,使含水量有所減少。
5、壓榨:折疊后的干豆腐,自身中立瀝水約1分鐘,再攤入壓榨機內輕壓1-2分鐘,帶水份少許泄出后加大壓力,壓榨6分鐘左右,當其含水量達到質量要求時,即可放壓脫榨。
6、脫布:即剝干豆腐,可通過脫布機滾動毛刷的摩擦作用,使干豆腐蓋布和底布脫下來,豆腐皮隨同滾筒毛刷剝先來,通過剔次整理,即為成品。